国标

HJ212 2017

环境HJ212-2017标准协议,主要用于连接采用污染物在线监控(监测)系统数据传输标准的数采仪①。

注①数采仪:数据采集传输仪,采集各种类型监控仪器仪表的数据、完成数据存储及与上位机数据传输通讯功能的单片机、工控机、嵌入式计算机、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(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,PAC)或可编程控制器(PLC)等,简称数采仪。

新增源点

步骤1:点击源点管理信息界面的〔+新增〕按钮,展开源点信息配置。

步骤2:输入源点名称、描述,驱动名称选择HJ212 2017,系统会根据选择的驱动名称展开该驱动需要输入的信息。

参数名 说明
端口 服务端口

步骤3:点击〔+设备〕按钮可添加多个设备,并配置设备参数,参数说明如下表。

参数名 含义 说明
*唯一标识(MN) 数采仪设备唯一标识MN,与现场标识一致
*名称 设备名称 自动生成名称,建议使用默认值
*密码 现场机访问密码
描述 对设备的描述,便于使用者记住设备的特性 /

步骤4:点击〔保存〕按钮,配置完成。

新增标签

步骤1:点击标签管理信息界面的〔+新增〕按钮,展开标签基础属性。

步骤2:基础属性内容输入,源点名称选择HJ212 2017驱动源点,系统自动增加相关配置属性。

参数名 说明
*设备唯一标识 数采仪设备唯一标识MN,与现场标识一致
*系统编码 选择系统编码。系统编码分为四类,每个类别表示一种系统类型: 10~29表示环境质量类别; 30~49表示环境污染源类别; 50~69表示工况类别; 91~99表示系统交互类别。
*命令编码 选择命令编码。命令编码共四类: 1000~1999表示初始化命令和参数命令编码; 2000~2999表示数据命令编码; 3000~3999表示控制命令编码; 9000~9999表示交互命令编码。
查询间隔 采集器主动查询采点数据的时间间隔
*目标字段 数据区的字段名(详见HJ212标准文档 表4 字段对照表)
目标字段参数 目标字段中的xxxxxx或xxx的值
自定义数据字段 用户自定义CP字段值(不含&&),,某些数据需主动定时查询(无法订阅), 请求查询时此字段作为CP参数传入。如:命令编码3020(提取现场机信息)发起请求时的数据区可设置为CP=&&PolId=w01018;InfoId=i12001&& 目前命令编码为1011,1061,1063,3015,3017,3018,3019,3020时该字段有效。

步骤3:点击〔保存〕按钮,配置完成。

提示:更多HJ212 2017标准协议信息请参考《HJ212-2017污染物在线监控(监测)系统数据传输标准》。

HJ212 2005

新增源点

步骤1:点击源点管理信息界面的〔+新增〕按钮,展开源点信息配置。

步骤2:输入源点名称、描述,驱动名称选择HJ212 2005,系统会根据选择的驱动名称展开该驱动需要输入的信息。

参数名 说明
端口 服务端口

步骤3:点击〔+设备〕按钮可添加多个设备,并配置设备参数,参数说明如下表。

参数名 含义 说明
*唯一标识(MN) 数采仪设备唯一标识MN,与现场标识一致
*名称 设备名称 自动生成名称,建议使用默认值
*密码 现场机访问密码
描述 对设备的描述,便于使用者记住设备的特性 /

步骤4:点击〔保存〕按钮,配置完成。

新增标签

步骤1:点击标签管理信息界面的〔+新增〕按钮,展开标签基础属性。

步骤2:基础属性内容输入,源点名称选择HJ212 2005驱动源点,系统自动增加相关配置属性。

参数名 说明
*设备唯一标识(MN) 数采仪设备唯一标识MN,与现场标识一致
*系统编码(ST) 21:地表水监测 22:空气质量监测 23: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31:大气环境污染源 32:地表水体环境污染源 33:地下水体环境污染源 34:海洋环境污染源 35:土壤环境污染源 36:声环境污染源 37:振动环境污染源 38:放射性环境污染源 41:电磁环境污染源 91:系统交互
*命令编码(CN) 1000:设置超时时间及重发次数 1011:提取现场机时间 1012:设置现场机时间 1061:提取实时数据间隔 1062:设置实时数据间隔 1072:设置现场机密码 2011:取污染物实时数据 2021:取设备运行状态数据 2031:取污染物日历史数据 2041:取设备运行时间日历史数据 2051:取污染物分钟数据 2061:取污染物小时数据 3011:校零校满 3012:即时采样命令 3013:设备操作命令 3014:设置设备采样时间周期
查询间隔(秒) 采集器主动查询采点数据的时间间隔
*目标字段 数据区的字段名(详见HJ/T 212-2005标准文档 6.3.3.2.3 字段对照表)
目标字段参数 目标字段中的xxx的值(详见HJ/T 212-2005标准文档附录B:常用部分污染物相关参数编码表)
自定义数据字段 下写数据时使用

步骤3:点击〔保存〕按钮,配置完成。

提示:更多HJ212 2005标准协议信息请参考《HJ/T 212-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(监测)系统数据传输标准》。

DLT645

DLT645驱动,DL/T645-2007规约,用于连接多功能电能表。

新增源点

步骤1:点击源点管理信息界面的〔+新增〕按钮,展开源点信息配置。

步骤2:输入源点名称、描述,驱动名称选择DLT645,系统会根据选择的驱动名称展开该驱动需要输入的信息。

参数名 含义 说明
*串口 通信端口 与DLT645设备建立连接的串口名称,例如COM1。点击〔测试〕按钮测试串口连接。
*波特率 通道工作的波特率 设置必须与DLT645设备对应的参数一致
*奇偶校验 端口的错误检查类型 可选参数包括: 奇校验:表示如果要使数据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,应添加奇偶校验位。 偶校验:表示如果要使数据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,则奇偶校验位应置为1。 设置必须与DLT645设备对应的参数一致

步骤3:点击〔+设备〕按钮可添加多个设备,并配置设备参数,参数说明如下表。

参数名 含义 说明
*设备名称 设备名称 自定义名称,建议使用默认值。字母数字下划线的组合,同一个源点下唯一。
*设备地址 电表的地址 /
描述 设备的描述信息 /

步骤4:点击〔保存〕按钮,配置完成。

新增标签

步骤1:点击标签管理信息界面的〔+新增〕按钮,展开标签基础属性。

步骤2:基础属性内容输入完成后,系统自动增加相关配置属性,用于标签与底层数据的连接点设置。

参数名 含义 说明
*设备地址 格式:设备名称/电表地址
*获取间隔 获取电能表数据的时间间隔 以秒为单位设置获取频率,默认为5s
数据标识 数据标识编码用4个字节标识不同数据项 具体可查阅DL/T645-2007通讯规约协议中的说明

步骤3:点击〔保存〕按钮,配置完成。

DLT698

DLT698驱动,DL/T 698-2017规约,用于连接多功能电能表。

新增源点

步骤1:点击源点管理信息界面的〔+新增〕按钮,展开源点信息配置。

步骤2:输入源点名称、描述,驱动名称选择DLT698,系统会根据选择的驱动名称展开该驱动需要输入的信息。

参数名 含义 说明
*串口 通信端口 与DLT698设备建立连接的串口名称,例如COM1。点击〔测试〕按钮测试串口连接。
*波特率 通道工作的波特率 设置必须与DLT698设备对应的参数一致
*奇偶校验 端口的错误检查类型 可选参数包括: 无校验:表示从此端口发送的数据位不添加奇偶校验位。 奇校验:表示如果要使数据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,应添加奇偶校验位。 偶校验:表示如果要使数据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,则奇偶校验位应置为1。 设置必须与DLT698设备对应的参数一致。
*数据位数 通信过程中传输的有效数据位数 可选参数为5、6、7、8,默认选择为8。 设置必须与DLT698设备对应的参数一致。
*客户机地址 格式:2个16进制字符,如A2
*停止位 停止位是一帧数据结束的标志,还提供了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 可选1位停止位和2位停止位,默认为1位停止位。 设置必须与DLT698设备对应的参数一致。

步骤3:点击〔+设备〕按钮可添加多个Device,并配置Device参数,参数说明如下表。

参数名 含义 说明
*设备名称 设备名称 自定义名称,建议使用默认值。字母数字下划线的组合,同一个源点下唯一。
*设备地址 电表的地址 即服务端地址sa
描述 设备的描述信息
*最大发送字节数 最大发送数据包长度 取值64-1048576,默认512

步骤4:点击〔保存〕按钮,配置完成。

新增标签

步骤1:点击标签管理信息界面的〔+新增〕按钮,展开标签基础属性。

步骤2:基础属性内容输入完成后,系统自动增加相关配置属性,用于标签与底层数据的连接点设置。

参数名 含义 说明
*设备地址 格式:设备名称/电表地址
数据标识 数据标识编码用于标识不同数据项 具体可查阅DL/T 698-2017通讯规约协议中的说明
*获取间隔 获取电能表数据的时间间隔 以秒为单位设置获取频率,默认为5s。 注意:实际间隔时间与外部环境有关,可能大于设置的时间间隔
*数组下标 获取到的数据的数组下标 数组下标从0开始,非数组时设置为0即可

步骤3:点击〔保存〕按钮,配置完成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